智慧消防政策新聞:【人民日報】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20-08-28 瀏覽量:
迎戰疫情,防汛救災,政法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堅守一線、沖鋒在前,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夯實了安全穩定的發展基礎
“平安是老百姓解決溫飽后的第一需求,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
“把平安中國建設置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中來謀劃”。
“要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繼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著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
……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平安中國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各地黨委政府、全國政法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砥礪奮進、攻堅克難,不斷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來,迎戰疫情,防汛救災,政法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堅守一線、沖鋒在前,著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夯實了安全穩定的發展基礎。“平安中國”這張亮麗的國家名片,更加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依法打擊
雷霆之勢滌蕩污泥濁水
“祝你平安!”一句普普通通的祝福語,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樸素的期盼,也是廣大政法干警和基層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經過10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憑著130多冊案卷材料,五六百張視頻光碟和2000余條銀行信息,專案組全面掌握了任愛軍犯罪組織長期違法犯罪的事實,該涉黑犯罪組織也走到了覆滅的一天。
早在上世紀90年代,這個綽號“小四毛”的任愛軍,就已是太原乃至山西臭名昭著的“黑老大”。2013年減刑出獄后,其仍繼續大肆組織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群眾深惡痛絕。今年5月11日,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任愛軍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尋釁滋事罪、故意傷害罪等6項罪名,數罪并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同時,該案還查處“保護傘”共涉93人,其中廳級干部7人、處級干部38人。
雷霆之勢,滌蕩污泥濁水;利劍出鞘,守護一方平安。
今年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收官之年,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將打擊鋒芒對準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
➤ 大要案緊盯不放,全國掃黑辦通過領導包案、視頻調度、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快推進掛牌督辦案件辦理;
➤ 涉黑涉惡要犯插翅難逃,公安機關“逃犯清零”專項行動中的1712名目標逃犯,截至7月22日,已到案1441名,到案率達84%;
➤ “打傘破網”一查到底,截至6月底,全國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61775件,處理73105人,促進了社會生態和政治生態、經濟生態的持續改善。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準確把握社會治安形勢的新變化,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治理手段,不斷夯實平安中國之基。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食品藥品安全容不得絲毫閃失。開展“昆侖—2020”專項行動,截至5月底,全國公安機關共偵破食藥環領域犯罪案件5290起,搗毀窩點1700余個,打掉犯罪團伙770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8200余名,涉案總價值30余億元。
——電信詐騙、命案積案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部署“云劍—2020”行動,截至7月,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1萬余起,破獲命案積案2600余起,累計打掉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團伙290余個,行動取得顯著階段性成效。
——跨境賭博嚴重危害經濟安全、社會穩定和國家形象。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迅速行動,嚴厲打擊跨境賭博及與其關聯的涉黑、詐騙、洗錢、綁架、拐賣、偷渡等違法犯罪活動,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效。截至6月,摧毀涉賭平臺368個,打掉支付平臺和地下錢莊187個,查明涉案資金2290余億元。
——防汛救災離不開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為依法維護防汛救災期間行蓄洪區的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多地公安機關及時發布通告,從重打擊盜竊、哄搶、詐騙救災物資等違法犯罪行為。公安交管部門強化路面管控、應急聯動、宣傳提示,確保了道路交通秩序安全暢通。
各地政法系統黨員、干部戰勝一個個挑戰,打贏一場場硬仗,為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夯實基層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作為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基層政法系統黨員、干部承擔了大量具體工作,處理了很多矛盾問題,筑起了疫情防控和社會治安維護的牢固防線。
鄔振江是江西萍鄉湘東區臘市鎮明塘村第三網格的網格長,負責管理3個村民小組。疫情防控期間,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三個到位”——上門摸排到位、宣傳到位、巡查到位。
“最難的還是做群眾的思想工作。”鄔振江說,一開始一些村民對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甚至發生爭吵和拉扯。他就以身作則帶頭執行規定,耐心細致做解釋工作,最終贏得群眾信任和支持。
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社區是傳統的老舊小區,約四成居民是租戶,服務管理難度較大。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干部會同派出所社區警務團隊,廣泛發動黨員、物業、保安等各方面群防群治力量,開展小區封閉、敲門入戶、走訪排查、健康宣傳等工作。
“解決基層工作資源和力量不足等問題,需要充分整合各方面在基層的力量‘上下牽動’‘左右聯動’。”小南莊社區黨支部書記柳春英說,依托北京推行的“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接訴即辦”工作機制,社區解決了不少“老大難”問題。
平安中國建設,群眾既是最大受益者,又是廣大建設者。
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地將黨建統領與依靠群眾相結合,迸發出強大的行動力、執行力和動員力。社會組織、志愿者團隊第一時間投入防控一線;廣大農村村民、社區群眾自發組建“防疫共同體”“義務跑腿隊”等,構筑起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企業家自覺服從黨委政府統一調配,抓緊恢復和擴大緊缺醫療物資生產……在這場嚴峻斗爭中,人民群眾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
基礎穩,天下安;鶎邮巧鐣椭C穩定的基礎,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調動各方參與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則不斷增強平安中國建設的整體性、協同性。
在浙江,“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理念、方法正延伸到社會治理領域,創新探索將群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如今,浙江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進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信訪超市)建設,推動企業和群眾有矛盾糾紛需要化解時“最多跑一地”,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
為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各地的公共法律服務也深入到了鄉鎮一線。許多地方引導律師參與基層治理,通過聘請村居法律顧問,讓律師參與防范和化解信訪問題,打通了貧困地區公共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6月,全國有近20萬名律師擔任村居法律顧問,為當地群眾提供豐富多樣的法律服務。
科技賦能
為高水平的平安建設提供廣闊前景
“現在開庭!”隨著清脆的法槌聲響起,在電腦端展示庭審實況的屏幕中,廣州互聯網法院法官張艷坐在法庭審判臺上,國徽、審判席等一應俱全,兩名陪審員出現在法官兩側的審判席上——而實際上,除了張艷自己身在法院,其他兩名陪審員正待在各自家中。
原來,當時正處于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線下庭審受到限制。然而,司法活動不能停,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時限辦結。此時,廣州互聯網法院自主研發的“YUE法庭”派上了用場。依托“YUE法庭”這個虛擬仿真法庭,將計算機模擬的三維法庭場景與攝像頭拍攝的人物活動圖像進行數字化實時合成,法官和人民陪審員可實現不同場域同臺開庭。
如今,科技創新在平安中國建設中的作用更加凸顯:疫情防控期間,各地檢察機關依托“12309檢察服務熱線”,充分履行檢察職能,依法及時處理了一批涉妨害公務、律師執業權利保護、民營企業權益保護等問題線索,同時協調有關職能部門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推動解決了一批涉企業復工復產的實際困難;各地公安交管部門的便民服務業務紛紛上網,還能在手機APP上實現查詢事故處理進度、結果,群眾辦事網上辦、自助辦越來越普及,車管業務實現了從“面對面”到“鍵對鍵”的跨越式轉變。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為平安中國建設打開了更廣闊的前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助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創新,提升平安中國建設智能化、精細化水平已成為越來越多地方的新實踐。
“天下無拐”是為人父母者的心愿。近年來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團圓”系統的上線,讓“互聯網+打拐”發揮效能。打拐民警登錄平臺系統,通過快捷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在手機地圖等APP上,以彈窗的形式將失蹤兒童信息瞬間推送給公眾,讓人販子無所遁形。“團圓”系統自2016年5月15日正式上線運行以來,截至今年5月15日,共發布4467名兒童的失蹤信息,找回兒童4385名,找回率98.2%。
正在建設的“城市大腦”,成為浙江杭州一張城市數字治理的“金名片”。實時動態掌握疫情防控關鍵點、社會風險突出點和復工復產關注點等情況……2019年打造的“城市大腦警務操作系統”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很好的實戰檢驗。如今在上海、江蘇、廣東、貴州等地,大數據精準防控公共安全風險,平安建設乘上“智慧云”,“互聯網+”大大豐富了平安中國建設的內涵。
在一些小區里,從智能門禁到樓道煙感報警裝置,從高空拋物感知設備到消防栓壓力報警裝置,一系列智能安防設備一應俱全。不少地方開始以物聯網技術打造“智慧小區”,很受群眾歡迎。一位社區居民說,不光是安全感得到了大大提升,日常生活也因科技變得更加便利。
拼搏奉獻
筑起平安中國的巍峨大廈
從武漢市十一醫院大門口到急診室病床不到100米的距離,卻是劉曉鐘覺得這輩子走過的最漫長的一段路。病人塊頭大,身體癱軟,直往下墜,武漢市江漢區漢興街派出所民警劉曉鐘只能咬牙死死托住。防護服里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濕透,護目鏡里的水蒸氣模糊了視線。
那時,劉曉鐘所在的漢興街派出所,轄區內疫情比較嚴重。“江漢區幾個高危小區,我們轄區占了5個。”劉曉鐘說,疫情防控中,他負責幫助轉運病人到醫院和隔離點,“最多的時候,一天轉運了28名病人。”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通道管控。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湖北全省6.3萬名公安民警、5.6萬名輔警全體堅守一線,英勇無畏,成為戰疫先鋒。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公安局鐵鋒分局新工地派出所民警王春天,顧不上連續工作20多天的疲憊,前往一封閉社區處理警情,突發心臟疾病倒在了警燈閃爍的警車里,年僅32歲,把生命永遠留在這個冰雪消融的春天。
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人民警察這支和平年代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僅在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和維護安全穩定工作中,就有169名公安民警因公犧牲。
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防汛救災;無論是在大街小巷,還是在村舍民房,都有不辭辛苦的社區干部、日夜值守的物業保安、熱心公益的志愿者……平安中國的巍峨大廈同樣離不開這些平凡崗位上一磚一瓦的默默付出和奉獻。
李博文,安徽亳州保安公司保安員,也是救援志愿者。近期,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持續強降雨,導致南方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李博文帶領5名隊員星夜馳援一線災區。“我們要跟暴雨搶時間,晚轉移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李博文駕著沖鋒艇沖入洪水,連續奮戰兩天,解救上百名被困群眾,其中很多是老人和孩子?吹饺罕娖桨,李博文忘記了苦累,只是說自己感到很欣慰。
像李博文這樣,始終默默堅守奮戰在平安建設各個崗位的保安人員,還有很多。截至7月,全國保安行業共參與日常社會面防控8170余萬人次,參與醫療救治點、隔離觀察點值守850余萬人次;今年入汛以來,全國保安行業還積極在社區和服務單位進行隱患排查、設施維護、應急排澇,在臨時安置點配合做好物資搬運、秩序維護和服務群眾等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今年4月21日,新成立的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第一次會議在京召開。這個小組的成立,是順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歷史性變化的長遠之策,是彰顯“中國之治”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戰略之舉,也必將從更寬領域、更高層次謀劃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努力創造讓人民群眾安業、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社會環境。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之嚴峻前所未有。各地黨委政府和全國政法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勇于在風險挑戰中經受淬煉,打好解決突出問題的“組合拳”,豐富方法手段的“工具箱”,不斷拓展平安中國建設的廣度、深度,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必將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