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智慧消防:省應急管理廳關于征求 《吉林省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 (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20-09-21 瀏覽量:

吉應急火災防治〔2020〕236號
省應急管理廳關于征求
《吉林省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
(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有關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消防執法改革任務要求,按照省政府工作安排,省應急管理廳研究起草了《吉林省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現征求你們的意見。請各單位認真組織,專題研究并提出切實可行的修改意見,于9月28日前將修改意見書面反饋至省應急管理廳火災防治指導處。
附件:吉林省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聯系人:楊琳琳(0431-84895132;13596197773,傳真:0431-84895459)
王子木(0431-84895136;13596920019)
王華峰(0431-85090870;18943032555)
吉林省應急管理廳
2020年9月21日
附件
吉林省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
(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的通知》(廳字〔2019〕34號)精神,全面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儀式上的重要訓詞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要求,推動消防執法理念、制度、作風全方位深層次變革,努力打造一支忠誠、規范、高效、廉潔的消防監督執法隊伍,構建科學合理、規范高效、公正公開的消防監督管理體系,增強全省火災防控能力,為建設幸福美好吉林提供消防安全保障。
二、主要任務
。ㄒ唬┤∠兰夹g服務機構資質許可。取消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安全評估機構資質許可制度,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后符合從業條件即可開展從業活動。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安全評估機構的技術服務結論不再作為消防審批的前置條件。建立消防救援、住房城鄉建設、市場監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消防技術服務機構信息共享機制。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消防部門對全省范圍內的消防技術服務活動實施監督檢查,引導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對不具備從業條件、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實施信用監管、聯合懲戒;對情節嚴重的,實行行業退出、永久禁入。(責任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省政數局依職責分工負責)
。ǘ﹥灮罓I商環境。優化現行行政審批措施,縮減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辦理范圍,取消面積不大于300平方米的賓館(旅店)、飯店等公眾聚集場所的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將現行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時限壓縮至五個工作日;精簡受理材料,能夠通過部門交互獲取的信息不再要求單位和個人提供;提供容缺受理、預約檢查、便民送達服務。適時執行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消防安全告知承諾制;建立跨部門聯合工作機制,實現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與其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或備案有效銜接;“吉事辦”APP設立火災隱患舉報窗口及消防科普館預約窗口,為群眾舉報火災隱患、接受消防培訓提供便利。(責任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配合)
(三)加強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住建部門落實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要求,優化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強化源頭管控,依法加強建設工程消防行政審批工作,強化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竣工驗收事中事后監管,落實建設、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單位以及技術服務機構等單位主體責任,確保不遺留先天火災隱患。住建部門與消防機構建立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協作機制;完善建設工程消防信息資料共享機制。(責任單位: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消防救援總隊)
。ㄋ模⿲嵭“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定“雙隨機、一公開”消防安全監管抽查實施細則,明確抽查范圍、抽查事項,合理確定抽查比例和頻次,避免檢查過多和執法擾民,檢查計劃和檢查結果要及時告知被檢查單位并向社會公開。探索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重點監管相結合,加大火災高危單位監管力度,適時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對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要依法監督整改,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單位,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掛牌督辦。完善“96119”舉報投訴平臺和消防舉報投訴獎勵制度,鼓勵群眾參與監督。(責任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省政數局配合)
。ㄎ澹┩晟凄l鎮、街道層級消防管理。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原則,成立由鄉鎮、街道主要領導任主任,公安派出所、市場監管所、供電所等單位以及政府專職消防隊、小型消防站負責人參加的消防救援委員會;鶎由鐓^和行政村、居民樓院和村組及社會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落實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鄉鎮政府應按照國家標準建強鄉鎮專職消防隊?h(區)、鄉(鎮)兩級政府應將消防規劃納入鄉鎮總體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中。(責任單位:各地(市)州鄉鎮街道政府)
。⿲嵤┬庞帽O管。構建消防安全信用體系,將消防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領域信息納入“雙公示”平臺;建立消防安全領域信用管理制度,將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告知承諾、“雙隨機、一公開”消防監管、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消防產品監督管理等信息納入社會信用聯合懲戒清單,對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在項目核準、用地審批、金融扶持、財政獎補等方面依法實施聯合懲戒;建立信用修復機制,對積極配合整改、有效整改消防安全隱患、消除社會不良影響的,及時予以信用修復。(責任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政數局、省人民銀行、省財政廳配合)
。ㄆ撸┩菩“互聯網+監管”。綜合運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推進“智慧消防”建設,全時段、可視化監測消防安全狀況,實時化、智能化評估消防安全風險,實現差異化精準監管。將消防監督執法信息全部歸集至“互聯網+監管”平臺,實現消防監督執法所有環節網上流轉、全程留痕、閉環管理。將立案標準、自由裁量基準、判罰案例等嵌入系統,實現自動生成立案和裁量意見。通過系統監測執法數據,定期開展網上執法巡查、定期通報,及時預警超越權限執法、審批超期、處罰畸輕畸重等風險,開展網上執法巡查和案卷評查,考核評價執法質量,及時發現和糾正執法中存在的問題,規范消防執法行為。(責任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省政數局配合)
。ò耍┘訌娤喇a品監督管理。實行消防產品強制性認證制度和自愿性認證制度。公共場所、住宅使用的火災報警產品、滅火器、避難逃生產品實行強制性認證,其他消防產品改為自愿性認證。向社會開放消防產品認證檢驗市場。建立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對消防產品生產、銷售、使用、領域全流程監管,定期發布抽查計劃,強化監督抽查。對發現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等違法犯罪的,依法將線索、證據移送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責任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省公安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配合)
。ň牛⿲嵭邢缊谭ㄈ瘫O督。實行消防執法公示制度,向社會公開執法依據、人員、程序、結果和文書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落實消防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明確執法人員在依法開展調查、檢查時,要按照規定執法程序,采用文字、音像等形式,對執法行為進行記錄,確保調取任意執法行為可以全過程還原。落實消防執法事項法制審核制度,未通過合法性審查的不得作出執法決定。消防干部必須經執法資格考試合格,方可從事執法活動,消防員、消防文員必須取得輔助行政執法資格后方可參與輔助執法活動。嚴格執行雙人執法、持證上崗制度。嚴格落實消防執法干部崗位交流制度。(責任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省司法廳配合)
。ㄊ﹪栏裣拗铺幜P自由裁量權。制定出臺全省統一的消防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按照不同的場所類型、隱患部位、違法情節等因素,細化量化作出行政執法決定的條件、情形、種類和幅度。加強對處罰裁量情況的日常抽查,防止標準不一、執法隨意。對當場能夠立即整改的初次違法或者單位在消防監督檢查前已自查發現并正在整改的消防安全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處罰或從輕、減輕處罰;對案情復雜及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停止使用或較大數額罰款等的處罰,應當由集體討論決定,并按照規定組織聽證,有關情況上報上一級消防部門備案。對當事人提出申辯、申訴的,及時予以答復。(責任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
。ㄊ唬﹪澜廊藛T及親屬違規從業。消防人員不得指定或變相指定消防工程施工企業、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消防產品;消防干部及其近親屬不準承攬消防工程、經營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生產銷售消防產品;辭去公職或離退休的消防領導干部和執法干部在離職5年內,其他干部在離職3年內,不得接受原任職地區消防企業和中介機構聘任,或從事與消防行業相關的營利活動。(責任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省市場監督管理廳配合)
。ㄊ┫啦块T與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徹底脫鉤。取消消防部門與各級消防行業協會的主辦、主管、聯系和掛靠關系,做到機構、職能、人員、財務完全分離。現職消防人員一律不得在各級消防行業協會、中介機構任職兼職,離退休人員在消防行業協會任職兼職的,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且不得領取報酬。加強脫鉤行業協會黨組織建設工作,確保脫鉤不脫管。(責任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配合)
。ㄊ⿵娀馂氖鹿实共樽坟。建立火災延伸調查追責機制,對造成人員死亡或重大社會影響的火災事故,屬地政府要依照有關規定成立事故調查組,組織開展事故調查工作。逐起倒查工程建設、中介服務、消防產品質量、使用管理等各方主體責任,依法給予相關責任單位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和營業執照,相關責任人員暫停執業、吊銷資格證書、一定時間內直至終身行業禁入等處罰。嚴格追究屬地管理和部門監管責任。負責事故調查處理的政府要按規定將較大以上火災事故調查處理情況及時向社會通報,事故結案后一年內要對整改措施落實情況開展評估,評估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責任單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省消防救援總隊、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省應急管理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依職責分工配合)
。ㄊ模﹪烂C消防執法責任追究。建立健全消防執法責任制和執法質量終身負責制,明確執法崗位職責,落實執法主體責任。對發現的消防執法不作為、亂作為和慢作為等問題,堅決做到有責必問、失責必究、追責必嚴。對違法違規實施審批或處罰的,視情節輕重,依法依規給予組織處理或處分;對利用職權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一律予以停職查辦;對造成惡劣影響或嚴重后果的,要“一案雙查”,除追究直接責任人責任外,一律追究相關領導責任。涉嫌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犯罪的,移交監察機關立案調查。(責任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
三、保障措施
。ㄊ澹⿵娀M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消防執法改革工作,切實履行領導責任,細化改革措施、責任分工,落實經費保障,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各有關部門要依法厘清基層消防救援機構、鄉鎮(街道)、行業部門、公安派出所、網絡管理隊伍的監管職責;構建層級清晰、權責明確、各負其責的全覆蓋、無盲區消防監管責任體系。
。ㄊ┩晟品煞ㄒ。及時清理、修改、完善與消防執法改革不相適應的政策規定,清除制約消防執法改革發展的法規制度障礙,推動消防法制創新,做好政策制度銜接,為改革順利推進提供法治保障。
。ㄊ撸┳ズ枚酱俾鋵。各地、各部門要明確工作要求,嚴格落實責任,做細做實各項改革工作。加強對本意見落實情況的督促指導,將消防執法改革納入政府年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政府綜合目標考核和日常督察督辦工作一并督導檢查。對工作遲緩、執行偏差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督促糾正,對落實不力的要依法依規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