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服務

聯系我們:15638928010

    手機: 15638928010

    電話: 0371—61312101

    郵箱: lion@gdliontech.com

    地址: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翠竹街1號總部企業基地77幢

政策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技術服務 > 政策新聞

福建智慧消防:晉江市人民政府關于下達2020年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責任的通知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20-11-14    瀏覽量:

 晉江市人民政府關于下達2020年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責任的通知.png

晉江市人民政府關于下達2020年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責任的通知

 

晉政文〔2020〕185號

 

 

 

 

 

晉江市人民政府關于下達2020年

 

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責任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泉州出口加工區管理局,市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責任落實,有效防范和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推動全市安全生產和火災形勢穩定好轉,現將2020年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責任分解下達給你們,請按照各自責任分工,切實抓好貫徹執行。

 

 

 

 

 

晉江市人民政府       

 

2020年11月3日       

 

(此件主動公開)

 

2020年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責任

 

 

 

一、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目標

 

(一)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建設。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的通知》(廳字〔2018〕13號)、省、泉州市和晉江市實施細則,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對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事項及安全生產支持保障事項進行梳理,明確各部門的審批事項、監管權力和責任事項;建立權界清晰、分工合理、追責有據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體系。

 

(二)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持續推動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中央辦公室、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及省、泉州市實施意見,嚴格按照責任分工和時間進度要求,抓好各項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任務措施的有效落實,確保2020年的任務措施順利完成。適時組織開展任務落實情況“回頭看”,查找工作不足及疏漏環節,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地生根。繼續按照《晉江市推進城市安全發展實施方案》(晉委辦發〔2019〕5號)要求開展相關工作,推進城市安全發展;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廳字〔2020〕3號)和省、泉州市實施方案,防范化解系統性安全風險;統籌加強安全監管力量,充實安全生產監管執法人員隊伍,強化鎮(街道)安全生產監管力量建設。進一步理順開發區、工業園區、港區、風景區等功能區安全監管體制,明確負責安全生產監管的機構,配備必要的監管人員。

 

(三)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宣貫。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組織觀看學習“生命重于泰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電視專題片。充分利用市區主干道、鎮街主街道、公交站臺、廣場公園、住宅小區電梯、公交車等重要場所和位置的宣傳櫥窗、LED電子顯示屏等多渠道開拓宣傳載體,開展安全生產宣傳造勢,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四)安全生產專項規劃。推動將安全生產重點內容納入“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起草安全生產“十四五”規劃,打好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落實收官之戰,進一步推動落實2020年之前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確保實現規劃目標。

 

(五)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督促企業嚴格按照晉江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集中開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三年行動專題企業自查自糾專項行動的通知》(晉安辦〔2020〕53號),加強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設,健全完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雙重預防機制,推動企業安全生產社會治理,開展自查自糾,列出問題清單,提出整改措施,逐一落實整改。加強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紅黑名單”聯合懲戒和聯合激勵機制,強化安全生產舉報獎勵,進一步推動企業自覺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六)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依托大排查大整治信息系統,建立市、鎮(街道)、村(社區)和企事業單位四級網格,進一步摸清轄區企事業單位底數;深入開展房屋安全、危險物品和工礦企業、交通運輸、自然災害、消防安全等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實施分類分級監管,建立聯合會商機制,并組織評估驗收,做好大排查大整治活動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銜接工作,開展三年行動的動員部署和排查整治,分門別類建立隱患清單、整改清單、銷號清單、制度措施等“四個清單”,做到“一鎮一冊、一企一檔”,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明確整改責任單位和整改要求,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七)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推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加強宣傳教育培訓,建立健全區域雙重預防機制,全面強化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機制建設,健全完善雙重預防機制政府監管體系,深入開展企業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評估。

 

(八)重大安全生產問題整治。持續推動領導掛鉤整治安全生產重大問題,完成泉州市督辦的6處安全生產重大問題的整治,對我市2020年重大安全生產問題庫涉及的20處安全生產重大問題實行領導掛鉤整治,并嚴格落實措施,推動安全生產重大問題(隱患)有效整改、重大風險有效管控,確保按時序進度完成整改工作。繼續推進重大危險源督長制。

 

(九)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健全完善安全生產專家庫,推進安全生產專家工作站建設,引進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加強社會化服務經費保障,鼓勵企業聘請專家參與排查整治,進一步在全市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屬冶煉、漁業生產等高危行業領域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十)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管理,組織開展應急演練,不斷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和水平。加強應急管理和應急物資儲備,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注重本質安全,提升安全生產工作水平。

 

(十一)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嚴格制訂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并批復實施,創新執法檢查方式方法,實施分類分級執法檢查,全面推行企業“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先進企業安全承諾、高危企業重點監管模式。建立“互聯網+執法檢查”工作機制,提高執法信息化水平。加強與“放管服”改革相配套的事中事后安全監管,開展專項“回頭看”檢查。

 

(十二)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深入開展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爆物品、消防安全、道路交通運輸、渣土車運輸、城市管理、漁業船舶、房屋安全、建筑施工、工業園區、危險廢物、自然災害等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成立工作專班,按時間節點要求推進整治,確保三年專項整治行動“開門紅”。同時重點抓好房屋安全、涉氨制冷企業、粉塵涉爆、有限空間作業、輕工企業、紡織企業、商場市場、城鎮燃氣管道、機械企業、體育場館、賓館飯店、公共娛樂場所、建筑垃圾消納場、建筑施工、燃氣站場、長輸管道、鐵路道口、晉江機場、鄉鎮船舶等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安全監管工作。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專項行動,確保完成納入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路段整治目標任務。按時序進度推進危險化學品倉儲物流基地建設及鐵路沿線環境安全綜合整治工作。

 

(十三)防震抗災。按照《晉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晉江市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終端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晉政辦〔2018〕82號)文件的任務安排,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地震預警終端三年建設任務。督促各相關單位按時繳交地震預警終端通訊服務費,解決拖欠問題,保障終端正常運行,全年平均在線率在85%以上。

 

(十四)生產安全事故指標。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力爭有所下降,堅決遏制較大事故發生,確保不發生重特大事故。嚴格事故責任倒查,按照“四不放過”原則,認真組織調查,并依法依規公布調查結果。

 

二、全市消防工作目標

 

(一)火災防控目標。遏制死亡3人(含)以上較大火災的發生,不發生重大以上火災,不發生“三合一”亡人火災。重要節假日、重大活動安保期間,不發生較大以上火災或有較大影響的火災。

 

(二)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將消防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議事日程,下達消防工作目標責任,開展消防工作考核,召開年度工作會、政府常務會研究部署消防工作。通報約談火災多發或發生較大及以上火災的鎮(街道)、村(居)委員會及行業部門。

 

(三)強化部門監管職責。有關部門應加強行業消防管理和火災防范,將消防安全納入行業安全生產規劃計劃和應急預案,納入日常管理、檢查督辦、考核評比等內容,組織實施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四)組織開展隱患整治。將消防安全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內容。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以及涉疫場所檢查等工作,并根據本地區實際開展針對性消防安全整治。嚴格落實重大火災隱患和區域性火災隱患政府掛牌督辦制度,消防突出問題按期整改驗收。做好重大活動和重要節日期間消防安保工作。

 

(五)抓好基層基礎工作。落實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依托鎮(街道)綜治中心平臺,督促鎮(街道)安辦、公安派出所、市場監管所等基層力量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結合鎮(街道)機構改革工作,將消防安全納入鎮(街道)綜合執法事項目錄清單,開展授權鎮(街道)委托執法試點,強化末端消防安全管理。加強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依法督促村(居)民委員會、物業管理單位落實消防安全職責,加強對轄區小場所、小單位的監督檢查。

 

(六)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將消防工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計劃,推進農村公共消防基礎建設,提升火災防控水平。推進“智慧消防”試點建設工作,加快“智慧消防”項目實施,推動前端感知網絡建設,完成智能型電氣火災監控和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年度建設任務。每個鎮(街道)補建3個市政消火栓,新建1個市政消火栓。每支單編政府專職消防救援站執勤力量達到30人,石化特勤專職消防救援站人數達50人,小型消防站執勤力量達15人。100%的全國重點鎮和一般鎮專職消防隊達到鄉鎮消防隊標準,其他符合建隊標準的建制鎮100%完成達標創建。所有行政村、自然村按標準成立志愿消防隊或微型消防站。

 

(七)落實消防經費保障。年內地方消防基本支出預算經費必須按照《福建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地方消防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閩財行〔2012〕98號)標準100%落實到位。加大對轄區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經費保障力度,年內政府專職消防員人均經費不低于7.5萬元。

 

(八)強化消防宣傳教育。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普法教育、科普教育、國民素質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公務員培訓等范疇。廣播、電視臺、融媒體平臺經常性發布消防安全提示。80%以上社區、50%以上農村明確1名消防宣傳大使。中小學校消防安全教育每學年不少于4課時,高中、大學軍訓消防安全教育不少于4課時。完成市級消防教育科普基地和消防主題公園建設任務,配備1部具備音視頻播放等功能的消防宣傳車。

 

三、市有關部門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

 

(一)市委宣傳部(新聞出版廣電局):(1)指導所轄企業開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杜絕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2)市融媒體中心播放《生命重于泰山》專題片。(3)督促本地媒體平臺發布消防安全提示。

 

(二)市委統戰部(民宗局):(1)加強各類宗教活動場所的日常安全監督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督促指導各類宗教活動場所制定和落實安全防范措施。(2)加強宗教活動場所消防安全管理,開展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創建工作。

 

(三)市發改局:牽頭將新建停車場列入“十四五”相關規劃重要工程推動建設,將城市停車場建設列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要內容。

 

(四)市教育局:(1)落實校車安全管理責任,推動建立健全校車安全管理工作協調機制,督促、指導學校建立健全并落實校車安全管理制度。(2)督促、指導學校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將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中小學校消防安全教育每學年不少于4課時,高中、大學軍訓消防安全教育不少于4課時。(3)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開展無證無照幼兒園的打擊和取締工作。(4)組織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創建工作。召開行業管理試點現場會,指導樹立行業系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標桿。(5)完成地震預警終端三年建設任務,督促相關學校做好地震預警終端正常運行,確保全年平均在線率在85%以上。

 

(五)市科技局:將消防科技進步納入科技發展規劃和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以及年度科研計劃工作并組織實施。組織指導消防安全重大科技攻關、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會同有關部門推動消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將消防知識納入科普教育內容。

 

(六)市工信局:(1)加強陸上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設施保護和民爆器材行業管理和生產銷售環節的安全監管,深入開展民爆生產銷售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在民爆行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強化民爆行業安全生產基礎。(2)負責將安全生產工作作為工業和信息化行業領域管理的重要內容,從行業規劃、產業政策、法規標準、行政許可等方面加強行業安全生產工作,指導督促企事業單位加強安全管理。(3)組織開展所屬行業(領域)場所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按職責分工組織廠房、倉庫消防安全綜合治理,組織開展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宣貫。

 

(七)市公安局:(1)工作中注意發現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的線索,并及時移送安全監管部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違反治安管理的,對行為人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對安全監管、市場監管等部門移送涉嫌構成犯罪的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案件及時受理、迅速偵辦。(2)會同民爆物品生產、銷售主管部門查處非法生產、經營民爆物品活動。(3)加強出租房屋安全管理,做好出租房屋信息采集登記工作,督促出租屋智慧用電安全建設。(4)督促公安派出所繼續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職責,結合日常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繼續開展日常性、非專業性消防監督檢查和消防宣傳教育工作。(5)將消防安全納入保安員資格培訓考試內容。

 

(八)市民政局:(1)指導、督促養老院、福利機構開展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創建工作。(2)指導、督促養老院、福利機構等場所推廣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和智慧用電安全建設。(3)督促各類福利機構、養老院等制定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制度和滅火疏散應急預案,落實消防安全教育責任人,每半年至少進行1次全員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九)市司法局:將消防法律法規納入普法責任清單和普法計劃。

 

(十)市人社局:(1)做好政府專職消防隊員、消防文員、企業專職消防隊員依法參加工傷保險工作。(2)將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知識納入職業培訓內容。指導督促企業、事業單位將消防安全知識納入干部、職工培訓內容。

 

(十一)市自然資源局:(1)無證非法采礦關閉率達100%。(2)對非法盜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數額取證及查處率達100%,不發生無采礦許可證非法采礦較大事故。(3)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的地質災害防治相關要求;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及隱患的普查、詳查、排查、治理;指導開展群測群防、專業監測和預報預警等工作,指導開展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擔我市重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技術支撐工作。(4)配合制定消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負責落實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用地。(5)根據職能分工,將消防規劃內容實施情況作為城鄉規劃檢查督查的重要內容。配合消防部門對城鄉消防規劃編制實施情況開展專項檢查。

 

(十二)市住建局:(1)加強受監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督促建設工程參建各方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率達100%。(2)加強房屋安全、建筑市場監管與施工現場隱患排查治理,開展房屋安全和建筑施工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并組織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3)在建筑施工行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4)實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30%的老舊小區完成消防車通道治理工作。(5)督促指導居住房屋租賃行業和物業服務企業落實消防安全職責,組織開展本行業本系統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物業服務企業開展管理區域內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十三)市交通運輸局:(1)加強“兩客一危”、內河“四類重點船舶”,涉及公路項目的橋梁隧道、事故多發路段、鐵路道口、臨江臨水臨崖道路等安全隱患治理,推進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2)公路事故多發路段、事故黑點整改率達100%。(3)杜絕公路養護施工事故和內河交通事故。(4)營運車輛技術等級評定達100%。(5)列入病危橋改造計劃完成率達100%。(6)加強客貨運企業、駕校安全管理和駕駛員安全教育,防范營運車輛事故。(7)在交通運輸行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十四)市農業農村局:(1)督促指導漁業船舶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整治工作,加強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2)漁業及漁業輔助船舶事故死亡人數比上年有所下降。(3)在漁業生產行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4)根據部門職責,積極支持、推動將消防工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計劃,加強農村公共消防基礎建設。

 

(十五)市林業園林局:(1)組織實施森林火災防治工作,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相關要求,指導開展防火巡護、火源管理、防火設施建設等工作。(2)組織指導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等監管職責范圍內有林風景區(點)和其他涉林管理單位及個人開展防火宣傳、監測預警、督促檢查等工作。

 

(十六)市水利局:(1)城市建成區消防栓完好率100%,補建7個市政消火栓,新建3個市政消火栓。(2)貫徹落實《福建省河道保護管理條例》,完善監管機制,加強監督檢查和安全管理,河道非法采砂取締率達100%。

 

(十七)市商務局:(1)負責將安全生產工作作為行業領域管理的重要內容,從行業規劃、產業政策、法規標準、行政許可等方面加強行業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指導督促企事業單位加強安全管理。(2)組織實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

 

(十八)市文旅局:(1)經營性文化娛樂場所、網吧、公共文化場所不發生亡人責任事故,不發生旅游團隊、星級飯店亡人責任事故。(2)經營性文化娛樂場所、網吧、公共文化場所“三合一”整治合格率100%。(3)有效監督旅行社租用旅游車輛的行為。(4)指導、督促文化系統行業領域和旅行社、星級飯店、景區等旅游業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5)組織實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組織開展文物建筑、文化娛樂場所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創建工作。

 

(十九)市衛健局:(1)負責組織、協調生產安全事故受傷人員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2)組織實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組織開展醫療衛生單位的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和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創建工作。(3)所轄醫院和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和職工進行不少于1次的消防安全培訓和應急疏散演練,普遍掌握“一懂三會”知識。(4)完成地震預警終端三年建設任務,督促相關醫院做好地震預警終端正常運行,確保全年平均在線率在85%以上。

 

(二十)市應急局:(1)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煙花爆竹經營單位不發生亡人事故。(2)深入開展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冶金、有色、機械、建材、輕工、紡織等行業領域專項整治。(3)在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等行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4)按時序進度推進危險化學品倉儲項目建設。

 

(二十一)市市場監管局:(1)土制鍋爐、土制壓力容器整治率達100%。(2)特種設備使用登記率、定期檢驗率、作業人員持證率、隱患排查檢查整治率達95%以上。(3)配合食品生產行業主管部門做好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提示提醒工作,負責督促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經營環節的安全生產工作。(4)開展小加工作坊消防安全檢查治理,消除火災隱患。

 

(二十二)市體育局:加強所轄體育場所的日常安全監督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督促指導所轄體育活動場所制定和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二十三)市城管局:(1)液化石油氣儲配站規劃、布局符合國家標準和要求,建審驗收率達100%。(2)符合規劃、布局要求的液化氣經營網點,驗收取證率達100%。(3)牽頭組織開展城鎮燃氣管道、建筑垃圾消納場、燃氣站場專項整治,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4)排查整治影響建筑滅火救援的違規戶外廣告設施(指設置在建筑之間影響消防車通行或設置在建筑外墻封閉門窗影響滅火逃生的戶外廣告設施),依法予以清理。

 

(二十四)市交警大隊:(1)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專項行動,確保完成納入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路段整治目標任務。(2)加強道路交通綜合整治,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比上年有所下降,堅決遏制較大事故發生,杜絕重大事故。

 

(二十五)市消防大隊:(1)全市生產經營性火災事故死亡人數比上一年度有所下降。(2)督促指導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三合一”廠房排查整治工作。(3)政府掛牌督辦的重大火災隱患整改率達100%。(4)推進實行“網格化”消防安全管理。(5)持續推進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及電氣火災、電動自行車等消防安全綜合治理,推動相關行業部門落實消防安全職責,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大型商業綜合體、文物古建筑、城中村、“三合一”場所等火災高風險場所或區域排查整治。

 

(二十六)市供電公司:(1)不發生供電公司負責的因電力設施外部安全隱患造成的死亡事故、重大財產損失、電網事故。(2)重大電力設施外部安全隱患整改率達100%。(3)電力設施外部安全隱患整改完成率達98%以上。

 

(二十七)晉江海事處:加強海上交通安全管理,防范海上交通事故,完善搜救、防臺應急預案及防霧、防寒潮大風工作方案。

 

(二十八)圍頭灣港務站:(1)加強對普貨、化工碼頭的安全監管。(2)加強對港區內堆場的安全監管。(3)加強對港區內僅與碼頭相連的危險化學品倉儲企業的安全監管,確保不發生亡人生產安全事故。

 

(二十九)泉州晉江機場公司、市公安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城市管理局、氣象局、文旅局、體育局、生態環境局:不發生責任原因的凈空、電磁環境、安保反恐等影響航空器飛行的事故征候或事故。

 

四、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

 

(一)有效控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確保不發生亡人事故;堅決杜絕較大以上火災事故;轄區內出租房屋、“三合一”廠房摸排率和整改率均達100%;各級政府掛牌督辦的重大火災隱患整改率達100%。

 

(二)完成泉州市督辦的6處安全生產重大問題和我市納入2020年重大安全生產問題庫涉及的20處安全生產重大問題的整治。

 

(三)每個鎮(街道)補建3個市政消火栓,新建1個市政消火栓。

 

(四)完成智能型電氣火災監控和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年度建設任務。

 

(五)轄區內無證煙花爆竹經營單位查處、關閉率達100%;煙花爆竹經營單位不發生亡人事故。

 

(六)轄區內無發生嚴重影響飛行導航、通訊和飛機正常起降的行為。

 

(七)完成土制鍋爐、土制壓力容器、土制起重設備及無牌無證特種設備的整治任務,不發生特種設備亡人事故。

 

(八)加大漁業船舶的安全監管,堅決取締和查處“三無”“三證不齊”船舶,落實海上非法載客綜合治理工作,杜絕水上運輸船舶交通事故,不發生漁業船舶亡人責任事故。

 

(九)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監管,不發生亡人責任事故。

 

(十)強化非煤礦山整治,嚴禁盜采國有礦產資源,英林、永和、東石、龍湖、磁灶、金井等礦區鎮無證非法采礦關閉率達100%,杜絕亡人事故。

 

(十一)加強鐵路沿線環境安全綜合整治和房屋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十二)轄區內無證無照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關閉率達100%。

 

(十三)加強轄區內所屬體育場館的日常監督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

 

(十四)轄區內不發生因電力設施外部安全隱患造成的亡人事故、重大財產損失、電網事故;不發生本轄區內因審批把關不嚴而造成構、建筑物高度或者周邊延伸物與電力設施安全距離不足的情況;各級政府掛牌督辦的本轄區內的重大涉電安全隱患整改率達到100%,一般隱患當年整改率不低于80%。

 

(十五)認真做好本轄區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施救和善后工作,本年度發生的一般生產安全事故,組織調查率達100%。

 

(十六)轄區內重大危險源企業100%建立企業端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

 

(十七)完成地震預警終端三年建設任務,督促各村(社區)做好地震預警終端正常運行,確保全年平均在線率在85%以上。

 

(十八)強化鎮(街道)村(社區)兩級安全生產工作機制,推行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強化鎮村“零星”工程源頭管理。加強鎮級安全監管隊伍管理,確保專人專用,并提供充足經費、裝備及其他工作條件。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強化目標控制。各級各部門要根據市政府下達的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責任,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和本單位實際,對全市目標任務以及部門、鎮街目標任務進行分解下達,建立健全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和控制指標體系,把目標責任落實到基層、單位和企業,并檢查指導和定期通報目標責任的進展和完成情況,督促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責任控制在市政府下達的范圍內。

 

(二)嚴格履職,強化責任落實。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加強對安全生產和消防職責履行和重點工作部署落實等情況的督促檢查;要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市安委會下設的18個安全生產專項委員會要認真抓好各自牽頭行業(領域)的安全監管工作,組織常態化執法檢查,開展“打非治違”,深化隱患排查整治,對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隱患的單位嚴格實施掛牌督辦。

 

(三)健全機制,強化獎懲措施。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考核獎懲制度,嚴格落實消防安全反向約束機制,對認真履行職責、工作成績突出的予以通報表彰并給予適當獎勵,對年度主要指標突破控制目標的,取消安全生產評先評優資格,對因管理松懈、責任制不落實造成事故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市政府將于年底組織對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綜合督查考評,并對在年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責任考評中獲得先進的鎮(街道)、市直單位給予適當獎勵,對在目標責任制考評不合格的單位,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取消其年度評優評先資格。

 

 

 

市有關單位: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編辦,法院、檢察

 

院,發展和改革局、教育局、科學技術局、工業和信息

 

化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

 

社會保障局、自然資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交通運

 

輸局、農業農村局、林業和園林綠化局、水利局、商務

 

局、文化和旅游局、衛生健康局、應急管理局、市場監

 

督管理局、體育局、城市管理局、泉州市晉江生態環境

 

局、總工會、團委、高教中心辦、供銷社、晉江市融媒

 

體中心、機場公司、供電公司、郵政管理局、電信分公

 

司、移動分公司、聯通分公司、煙草公司、氣象局、晉

 

江海事處、圍頭灣港務站、人民保險公司、人壽保險公

 

司、消防大隊、交警大隊。

 

 

抄 送:泉州市政府辦、安辦,晉江市委辦、人大辦、政協辦,市有關領導。晉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1月3日印發




 

 
jizz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