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智慧消防:部署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20-06-09 瀏覽量:
原標題:我市部署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補短板強防范 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
文章來源: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消防安全是城市安全體系中的關鍵一環,也是保證城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為進一步夯實我市消防安全底盤,補齊火災防御短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風險,全面提升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公民消防安全素質,近日,市安委會制定下發了《天津市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今后三年我市將完成的8個大項、28個小項的消防安全建設任務,為全面提升我市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描繪了一份未來可期的藍圖。
加固頂層設計“四梁八柱”
修訂各類消防法律標準。充分發揮《天津市消防安全責任制規定》的牽引作用,全面落實各級政府、工作部門的消防安全責任,形成推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的有力抓手。緊跟全市立法規劃,開展地方消防法規、規章修訂工作,解決專項整治中存在的根源性問題。做好我市消防標準立項申報編制和實施工作,更好發揮消防標準對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的支撐作用,開展立法調研工作,修訂完善《天津市消防條例》和《天津市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發揮消防規劃引領作用。以編制天津市社會消防事業“十四五”規劃和天津市消防規劃(2020—2035年)為契機,將社會火災防控體系建設、京津冀消防工作發展、滅火救援體系建設、智慧消防建設等內容,與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消防專項規劃引領作用,強化源頭管控。制定出臺相關配套政策,確保專項規劃內容落實落地,為轄區消防安全奠定基礎。2020年,各區完成規劃實施評估報告和轄區公共消防設施布局規劃方案。
打通生命通道和供水渠道
單位和新建住宅小區按標準劃線管理。各區組織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小區的管理使用單位,按標準對消防車通道逐一劃線、標名、立牌,實行標識化管理,確保消防車通道暢通。2020年底前未完成的,實行政府掛牌督辦整改。
老舊小區實行“一區一策”治理。各區結合轄區老舊小區的建成年代、建筑高度、周邊環境、道路管網等方面情況,按照“先急后緩”原則,結合城市更新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20年制定實施“一區一策”消防車通道治理方案,利用三年時間分類分批督辦整改。
加強規劃建設。各區將新建停車場列入“十四五”相關規劃重要工程推動建設,將城市停車場建設列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要內容。人防工程管理部門充分挖掘城市人防地下空間潛力,列出三年工作計劃,在城市推動新建一批公共停車設施。各區按照加強城市停車設施規劃建設的有關政策文件,嚴格落實建筑物配建停車位有關標準要求。
優化停車資源管理使用。各區建立完善彈性停車、錯時開放、潮汐停車、共享停車等政策機制,推行更加專業規范的停車管理。老舊住宅小區周邊的路側停車場等公共停車設施對老舊住宅小區居民實行優惠停車,合理設置門檻和限制條件要求,簡化辦理程序,壓縮辦理時間,降低停車費用,形成普惠效應。對沒有物業管理的老舊住宅小區,要積極引進專業停車管理公司,合理利用空間規劃建設停車位,規范管理居民停車。
加強綜合執法和聯合管理。消防救援機構及有關部門依法查處占用、堵塞、封閉消防車通道等違法行為,公安交管部門要配合提供機動車所有人身份信息和聯系方式。2020年,各有關部門建立聯合執法管理機制,暢通信息共享渠道。
補齊公共消防水源設施欠賬。市水務局督促市水務集團加強市政消火栓維護保養。各區將消防水源補建工作納入城鄉規劃,力爭到 2022年底,實現市政消火栓設置率達到國家標準,全市市政消火栓維保單位建立維護保養機制,確保市政消火栓完好率達到 100%。
開展七類場所消防安全治理
高層建筑
嚴格落實高層建筑消防。一是嚴格落實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有關規定要求,建立高層建筑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履職承諾制度。二是管理使用單位全面排查測試高層建筑室內消火栓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建立維護保養制度。三是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依法依規嚴管、嚴控在建高層建筑內、外保溫系統施工質量,著力解決高層建筑內部消火栓無水以及消防供水不足、壓力不夠等消防設施問題。四是管理使用單位全面自查高層建筑外保溫防護層破損開裂、脫落以及電纜井、管道井防火封堵不嚴等問題,逐項登記整改修復。五是每棟高層公共建筑和每個高層住宅小區依托社區網格員、保安人員、管理使用單位人員、志愿者等力量,建立一支微型消防站隊伍。各區出臺微型消防站隊員優撫優待、激勵保障等配套政策。六是高層建筑使用單位、物業服務企業落實高層樓長負責制,逐棟明確消防樓長,利用宣傳欄、公示欄,公布消防樓長職責、聯系方式、火災隱患舉報投訴電話及手機 APP,宣傳安全用火用電用氣常識。七是各區因地制宜開展高層住宅消防安全星級評定活動,培樹消防安全管理規范、隱患整治效果明顯的典型社區。八是高層建筑使用單位、物業服務企業積極引入消防物聯網遠程監控、具有滅弧功能的電氣火災監控、單點報警、簡易噴淋等技術防范設備。2020年,全面排查建立問題隱患清單和整改責任清單,制定高層建筑消防安全三年整治計劃,重點督辦整改一批高層建筑嚴重問題;2021年,排查登記的高層建筑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整改,建立完善消防管理機制;2022年,全面優化提升高層建筑消防安全能力水平。
大型商業綜合體
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管理水平提升。一是嚴格落實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規則要求,對照標準組織開展達標創建活動,明確各管理部門、各類店鋪、崗位員工消防安全達標要求任務,作為績效考核、運營管理考核重要指標,優化落實各項消防管理制度。二是大型商業綜合體內部以功能分類分區、以店鋪為單元推行網格化消防管理制度,建立責任清晰、高效運行的消防管理責任鏈條。三是成立由建筑主要產權單位或者委托管理單位法定代表人為負責人的消防安全管理組織,該組織與各經營主體、使用單位逐一簽訂責任書,明確各方消防安全責任,至少配備一名專職管理人,鼓勵該組織聘用注冊消防工程師,專職負責消防安全。建立業態變更等消防管理機制,強化施工現場管理。四是大型商業綜合體實行消防設施、餐飲場所、重點部位每季度消防安全檢查評估制度,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組織整改檢查評估發現的問題。五是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立全員消防培訓制度,分區域建立應急處置快速響應機制,優化部署內部消防救援力量,每半年組織消防演練。六是商務、文化和旅游、衛生健康、體育、國資、公安、住房城鄉建設、市場監管、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等部門履行行業領域監管或管理職責,做好大型商業綜合體內涉及本行業領域的消防安全檢查指導工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協調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指導大型綜合商業體做好電力設施消防安全工作。七是大型商業綜合體應設立微型消防站,有條件的應組建專職消防隊,積極參加消防安全區域聯防聯控,建立與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聯勤聯動機制。2022年,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達標率實現 100%。
地下軌道交通
地下軌道交通疏散救援能力提升。組織開展城市地下軌道交通安全疏散及應急救援能力大提升專項行動,綜合客流高峰、建筑結構、安全出口、疏散路線、通風照明條件、電氣設備以及周邊消防救援力量、裝備器材等關鍵要素,組織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公安、應急、消防等部門指導地下軌道交通運營單位系統評估每座地鐵站安全疏散及應急救援能力,制定實施三年優化提升計劃。地下軌道交通運營單位規范地鐵 FAS 系統火災報警和聯動控制設備啟動程序,完善地鐵站、地鐵區間、地鐵接建部位等不同區域發生火災時的應急處置預案,科學制定火災報警、智能疏散、防火分隔、防煙排煙、自動滅火等設施的啟停規則。組建地鐵滅火救援工藝處置隊,引入消防物聯網遠程監控系統和圖像火焰探測報警聯動系統,提升應急處置的專業能力。2020年,組織完成風險評估、計劃制定以及綜合演練測試工作;2021年,全面加強改進地下軌道交通安全疏散及應急救援能力;2022年,建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聯勤聯動的地下軌道交通綜合應急救援體系。
石油化工企業
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能力建設。一是建立消防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定期開展自查評估,全面落實重大消防安全風險管控措施。二是依據規范和行業標準組織更新改造老舊消防設施器材,確保完好有效。三是依法建立完善企業專(兼)職消防隊,逐個企業建立安全事故工藝處置隊,制定、完善工藝應急處置機制,加強貼近實戰的技能訓練和綜合演練,優化事故工藝處置措施。制定消防工作方案、投入專項經費、明確工作責任,利用三年時間,分步完成重大消防安全風險管控、老舊消防設施改造、企業消防力量建設三項任務。同時,化工園區要積極探索應急資源共享和應急聯動機制,開展整體安全評估,完善園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消防資源的共建共享和應急裝備能力提升。
養老機構
養老機構消防安全攻堅治理。一是各區指導養老機構規范日常管理,集中排查風險隱患,逐項登記整改。二是各區完善多部門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對抽查養老機構發現的消防違法失信行為依法實施聯合懲戒。三是達到一定規模的養老機構,建立微型消防站隊伍。四是各區因地制宜開展養老機構消防安全星級評定活動,培樹消防安全管理規范、隱患整治效果明顯的典型單位。五是各區積極推動養老機構引入消防物聯網遠程監控、具有滅弧功能的電氣火災監控、單點報警、簡易噴淋等技術防范設備。2020年,全面排查建立問題隱患清單和整改責任清單,制定養老機構消防安全三年攻堅行動計劃,重點督辦整改一批嚴重隱患問題;2021年,排查登記的養老機構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整改,建立完善消防管理機制;2022年,全面優化提升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能力水平。
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火災防控能力提升。一是各區、相關部門落實火源管控責任制,依法督促相關單位、個人嚴格執行各項用火、用電安全管理規定,定期檢查維修保養公共消防設施,隨查隨消動態隱患。二是在風險最高、任務最重的區域,增派人員、調撥裝備、前置備勤,加快推進直升機平臺、水池水窖、防火隔離帶等基礎設施建設,消防救援機構全面整合社會救援力量,做到平時聯訓互促、戰時同步響應。三是各區、相關部門加大對物聯網、監控探頭、衛星遙感等火源監測系統的建設投入,充分運用大數據預警系統找準火災風險點。
文博場館
文物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一是各區切實履行文物消防安全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將文物建筑、博物館單位周邊嚴重影響文物消防安全的建筑物、構筑物納入安全隱患一并整改解決。二是各區組織實施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示公告制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所有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要求,落實文物管理使用人的消防安全直接責任。三是各區推動有關部門落實行業領域監管職責,做好文物建筑涉及本行業領域的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消防安全聯合檢查指導工作機制。四是各區全面查找文物建筑可能引發火災事故的誘因和風險源,分析評估風險種類和程度。2020年,全面排查建立問題隱患清單和整改責任清單,制定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隱患三年整治計劃,重點督辦整改一批文物消防安全突出隱患問題;2021年,文物建筑火災隱患清單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建立完善文物消防管理機制;2022年,建立文物消防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實施風險等級管理,分類逐項提出風險控制要求,有針對性地采取火災風險防范措施,文物消防安全能力建設得到全面提升。
整治老舊場所及新材料新業態等突出風險
抓好老舊場所突出風險治理。各區針對老舊小區、家庭生產加工作坊、“三合一”場所、城鄉接合部等突出風險,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鎮棚戶區改造,分類施策、分類整治,組織升級改造消防設施,推動落實基層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改善消防安全條件。2020年起,各區每年將老舊場所消防風險治理列入實事工程、民生工程,每年督辦整改一批老舊場所火災隱患問題。2022年,以街道鄉鎮為單位,老舊場所基本落實火災風險差異化防控措施。
抓好新材料新業態突出風險治理。各行業監管部門及生產企業和科研單位健全完善新材料、新業態的火災風險預估預判機制,優化落實本質安全措施。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組織開展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宣貫。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生產、銷售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以及改裝電池行為,建立公布曝光、聯合管理機制。各區組織在居民住宅區設置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停放場所,2022年居民住宅區全部落實電動自行車集中管理要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等有關部門對人員密集場所、施工現場違規搭建、違規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彩鋼板房開展專項檢查,每年依法組織整改一批、拆除一批。各區組織分析評估本區電子商務、物流業、新型商業等新業態消防安全風險,強化行業消防管理措施,引導產業安全發展,提高安全設防等級。城市管理部門督促燃氣企業對供氣設施運行和用氣安全進行檢查,加強日常維護,及時排查消除燃氣安全隱患。各區組織發動居民開展燃氣安全自查,及時清除燃氣用具、燃氣管道周邊的可燃物品,及時清理樓道內的雜物,及時消除身邊的火災隱患,降低事故風險,提升燃氣使用的安全系數。
打牢鄉村地區火災防控基礎
加大鄉村火災隱患整治力度。相關區政府加強對鄉鎮工業園、特色小鎮、小微企業等鄉村區域或單位消防安全評估和管理,集中治理消防管理責任不落實、消防設施不足、消防培訓不到位等突出問題。相關區結合鄉村房改、水改、電改、灶改、路改等工作,有計劃地改造防火間距不足、木結構建筑集中連片的村莊,加快鄉村電氣線路、爐灶等用火用電安全改造升級,有效降低火災風險。
推進鄉村公共消防基礎建設。依托我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將鄉村消防工作納入總體規劃統籌管理和系統銜接,研究完善鄉村消防專項規劃,同步推進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管理,依托農村機井和天然(人造)水源建設取水設施。根據加強鄉村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要求,因地制宜推動建設鄉鎮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和微型消防站,跟進加強業務指導,推動建立定期培訓演練的常態機制,提高初起火災撲救能力,提升鄉村抗御火災水平。2022年,鄉村消防安全條件明顯改善。
加強重點行業消防安全管理
集中整治行業消防安全問題。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衛生健康、商務、宗教等重點行業部門,2020年組織對學校及幼兒園、養老服務機構、文化娛樂場所、星級賓館飯店、商場市場、旅游景區、醫療衛生機構、宗教活動場所和博物館等行業單位集中開展排查整治,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對一時難以整改的隱患,列出整改計劃,明確整改時限,力爭在三年內基本整改完畢。消防救援機構發揮綜合監管作用,加強工作檢查協調,提供消防技術服務。消防救援機構強化消防技術服務機構事中事后監管,整治違規執業行為,凈化消防技術服務環境。
推行行業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市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衛生健康、商務、宗教等重點行業部門,建立完善行業系統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健全與消防救援機構分析評估、定期會商、聯合執法等工作機制,推廣“三自主兩公開一承諾”做法,組織行業單位開展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2020年,打造行業標桿示范單位;2021年,全面推廣典型經驗做法;2022年,有效落實行業標準化管理。
實施消防安全領域信用管理。市發展改革、市場監管、財政、人社等部門,以及市文明辦、人民銀行天津分行等單位,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本行業消防安全領域信用管理措施,廣泛營造誠實守信氛圍,加強聯合懲戒工作,督促指導失信主體糾正不當行為。2020年,七部門聯合懲戒措施落地;2021年,探索創新聯合懲戒措施;2022年,建立聯合激勵工作機制。
實施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推行城市消防大數據管理。各區結合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信息化大數據系統建設,以及監督管理、歷史火災等內部信息,共享匯聚融合相關行業數據資源。2022年年底前,分級建成城市消防大數據庫,建成火災監測預警預報平臺,實現對火災高風險場所、高風險區域的動態監測、風險評估、智能分析和精準治理。
建設消防物聯網監控系統。各區積極推廣應用物聯傳感、溫度傳感、火災煙霧監測、水壓監測、電氣火災監控、視頻監控等感知設備,加強消防安全智能化、信息化預警監測,實現消防數據物聯感知、智能感知。2021年,各區建成消防物聯網監控系統。
加強基層消防管理信息化共建共治。將消防安全管理模塊嵌入基層綜治、社區、網格等信息化管理平臺,將消防工作有機融入基層綜合治理體系,整合基層部門管理服務資源,綜合運用社會治理“人、地、事、物”等關聯數據信息,構建網絡化、社會化、信息化的基層消防管理體系。2020年,消防工作納入基層綜治、社區、網格等信息化管理平臺。
實施消防安全素質提升工程
加強消防安全素質教育。各區落實消防宣傳“五進”工作,每個區具備一所高質量的應急消防科普教育場館,在轄區推廣社區消防安全教育室、消防主題公園等消防科普陣地建設。宣傳部門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內容,推動媒體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宣傳和報道;市、區兩級黨校(行政學院)制定學習計劃將消防知識納入相關班次培訓內容;司法行政機關加強消防普法宣傳的指導協調和督促落實;各級教育部門將消防知識納入中小學、幼兒園教學內容和高校、高中新生軍訓課程,落實好相關消防教育培訓工作,推動有條件的學校建立專門的消防知識技能體驗場所;各級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制定計劃將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知識納入有關公務員培訓、職業培訓內容。各級公安、衛生健康、民政、文化和旅游、科技、農業農村、城市管理等部門以及文明辦結合職能,制定計劃,抓好本系統、本行業和社會面的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在全社會共同傳播消防安全文化。
加強重點人群分級分類培訓。各區有計劃、分批次、分類別組織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社區民警、村居委工作人員、網格員、安保人員、管理單位人員、重點單位員工、小企業主等重點人群開展消防教育培訓,2022年年底實現全覆蓋培訓。企業單位建立常態化全員消防培訓制度,制定實施年度培訓計劃,落實入職必訓、定期培訓、轉崗輪訓等要求,全面提升員工消防安全意識。
深化消防公益聯盟建設。充分吸納各行業協會、各人民團體、各類社會人群加入聯盟當中,聯防共治,打造消防工作社會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