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州全力研發運用“智慧消防”,助推消防安全管理現代化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05 瀏覽量:
隨著當前科技飛速發展,消防監督工作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云南省楚雄州公安消防支隊順勢而上,以現實問題為導向,以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廣泛采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探索消防事業與高科技的最佳契合點,全力研發運用“智慧消防”建設成果,助推全州消防安全管理現代化、科技化邁上新臺階。
以“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深化“放管服”改革
楚雄州公安消防支隊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辦事流程,率先實施消防行政審批異地辦理,辦事群眾可以在任何縣市的消防便民窗口就近辦理消防業務。為方便群眾,推出了消防服務號業務查詢系統,用于幫助群眾實時查詢消防行政審批事項的辦理流程、進度及結果,監督辦理時限。同時該系統還能發布辦事指南,提供在線咨詢服務,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切實做到以“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架起與群眾之間的信息化橋梁,使得群眾對支隊消防行政審批事項辦理的滿意度不斷提升,支隊取得了連續3年消防監督“零信訪”、“零舉報”的好成績。
以“電子數據”替代“紙質檔案”促進社會單位消防管理
建立重點單位自我管理平臺。該平臺是利用手機APP和微信客戶端,建立單位內部消防安全管理系統,通過“二維碼”掃描技術,對消防設施進行掃碼、定位,實現巡查信息網上錄入、巡查流程網上管理、檢查活動網上監督、整改質量網上考評;對單位日常落實宣傳培訓、演練、設施維護保養等情況實時上傳記錄,對動態工作任務利用網上下達,實現對社會單位履行消防安全管理情況網上監督、單位管理情況網上研判,解決了當前重點單位管理中存在的主體責任不落實、不會管、不愿管、不去管,對消防設施自檢自查不細致、流于形式等現實問題,強化了主體責任的落實。
建立高層建筑消防信息平臺。該平臺集電腦終端和手機APP為一體,實現了能在電子地圖上精確定位和查詢全州高層建筑基本情況,準確掌握每幢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經理人(樓長)信息,做到了高層建筑底數清、情況明。實現了高層建筑日常管理網上錄入,管理狀況后臺分析和統計推送,并自動將未落實管理責任的高層建筑顯示為紅色,明確為監管重點。實現了微型消防站日常值班人員網上錄入、智能化調度,一旦單位確認火警,第一時間采用自動發送短信及撥打電話的方式,通知區域聯防單位,調度附近微型消防站實施區域聯防,第一時間有效處置初起火災。
以“信息監控”替代“人為管控”解決監管觸角盲區
用好“天眼”遠程監控系統。該系統利用高清攝像、高速專網等技術,實現了對重點單位消防控制室值班情況24小時視頻監控和組織語音點名,系統投入運行后,消防控制室人員脫崗的情況從剛開始的每月600余次下降到目前每月20余次。系統通過對火災報警控制器、水泵房等開展遠程檢查,使過去自動消防設施停用、故障等不能被及時發現的問題得到極大改善,現在入網單位自動設施完好率達到98%。該系統還可以利用單位內部視頻監控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管理情況,并可以通過視頻開展遠程消防安全培訓,使單位“四個能力”明顯提升。目前,全州281家重點單位(場所)安裝了“天眼”遠程監控系統,系統運行以來,支隊實現了消防監督力度和效率的大幅提升,通過第三方監控中心提供的日報、周報、月分析,消防監督員迅速依法查處、曝光隱患,督促整改。十九大安保期間,支隊每天利用系統開展遠程監督,督促整改火災隱患286條,支隊六項執法指標全面上升。
建立無線聯網報警系統。支隊運用無線聯網技術,將獨立式感煙探測器的報警信號無線組網,通過自動發送短信、自動撥打電話的方式,實現將火災預警信息同時傳送到社會單位管理人員、距離最近的消防隊伍、行業主管部門、支隊指揮中心等預設的手機號碼,解決了目前推廣的獨立式火災報警探測器警示范圍小、無法遠程接收預警信息的問題,實現及時有效的火災預警、快速處置。目前全州社會福利機構、文物建筑、老舊高層住宅、農村重點住戶等場所安裝無線聯網報警系統共計1087處,切實提高了火災預警能力。
建立消防管網水壓監測系統。該系統主要對室內外消防管網壓力進行實時監測,支隊指揮中心、消防監督員、社會單位管理人員通過電腦、手機APP,實時掌握消防水壓情況,接受系統自動監測推送的低水壓報警,有效解決了以往要靠人員逐幢、逐巷檢查才能發現的室內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以及市政消火栓無水或水壓不足等消防用水可靠性問題,確保及時快速處理隱患,提高消防設施完好率和消防用水的可靠性。同時,在發生火災時可快速定位消防水源。目前,全州共安裝消防管網水壓監測系統143處,系統投入運行以來,發現社會單位消防管網無水100多家,市政消防管網無水270多次,均有效督辦整改。
建立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支隊運用無線傳感技術,實時監測保護單位(場所)的用電線路電壓、電流、溫度等數據情況,解決電氣火災預警防控難題,實現了在發現短路、過載、超溫等異常情況時,系統自動進行數據分析,并向監控中心、社會單位管理人員等推送報警信號、緊急斷電,有效預防電氣火災發生。全州重點在文物建筑、社會福利機構、火災高危單位、農村地區安裝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共計146處。今年,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姚安縣德豐寺發生電氣線路過載,系統及時監測到險情后自動切斷電源,并將信號反饋至監控中心,有效避免了火災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