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智慧消防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來源: 作者:消防產業智庫 發布時間:2020-08-07 瀏覽量: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了2020年的整個春節,致使全國經濟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無論是工農業、交通物流業,科技文化業等經濟大體系,還是涉及民生等領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目前,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復工復產,那么各行業的發展情況又將如何,我們的消防產業又將怎樣發展?
疫情的影響
說到疫情,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非典”對經濟的影響。2003年“非典”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二季度,客運、旅游、住宿餐飲、零售等行業短期內受到較大沖擊,投資和外貿所受影響不明顯,“非典”的出現并沒有中斷當時經濟的上升趨勢。
2003年的經濟二季度受“非典”影響最大,但“非典”并沒有改變當時經濟上行的趨勢。2003年4個季度GDP增速分別為11.1%、9.1%、10%和10%,二季度GDP增速比前后兩個季度平均增速低1.5個百分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出現,加大了經濟的不確定性。經過2003年抗擊“非典”的經驗,我們對流行疾病防控和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經過多年發展有利于病情防控和治理。如果新的疫情能夠在短期內得到控制,不會對宏觀經濟造成太大影響。彭博經濟預測,新冠疫情可能拖累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速放緩至1.2%。
疫情暴發導致經濟下行是大概率事件,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穩步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改變,經濟發展的韌性、彈力和空間依然存在,不會因為突發疫情而發生改變。
行業發展的紅利期
疫情后能否打開行業發展的紅利期?
首先,各行各業的政策密集出臺,政策風向趨于利好,趨于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主要不再看增速,而是看發展的質量。從長遠角度講,這一點有利于行業的長期發展。
其次,穩住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其實就穩住了經濟發展的大盤。現在民營企業實際上不只是“半壁江山”了,民營企業分別占中國稅收、GDP、創新、就業、企業總數的50%、60%、70%、80%、90%,這已經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穩住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也穩住了就業增長的大盤。所以,要千方百計幫助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渡難關。
還有就是,在我們的消防行業里民營企業占比不少,并且我們消防行業的政策環境一直利好,這些是否能成為行業發展的紅利期,接下來要看企業的謀略。
政策環境:
2015年出臺了互聯網+行動綱領,也就是互聯網+傳統產業,互聯網+實體經濟這方面,互聯網+消防應運而生。同年,沈陽所在部局消防科技成果展中率先提出了智慧消防整體框架設計;
2017年10月,部局下發了《關于全面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加速實現消防服務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2018年,在智慧消防標準制定上,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了地方標準《無線組網火災報警系統技術規范》,上海發布了《消防設施物聯網系統技術標準》;
2019年4月,在標準制定上,國內首部智慧消防團體標準通過,即由山東省物聯網協會提出制定的《校園智慧消防系統技術與應用規范》;
2019年5月,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重點攻關計劃項目《智慧消防總體架構與關鍵技術研究》論證會暨智慧消防技術交流會在沈陽召開。
消防行業預測
近幾年來,我國互聯網、物聯網行業市場規模呈穩步上升的趨勢。尤其疫情的爆發加大了互聯網的需求,加速推進了行業的發展。
首先,智慧消防建設需求有望上升。從297號文開始,智慧消防的建設在各地逐步開展,尤其近年來,落地案例不斷增多,但從眾多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建設上都是各具特色,各建各的,長遠視角不足,不利于之后的融合建設。
疫情突然爆發,武漢的醫療系統幾近崩潰,這件事像警鐘一樣,敲響了對大家安全預控的認知。當然安全預控不僅存在醫療系統,像自然災害、火災等都是安全預控的范疇。而智慧消防則是安全預控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有很大上升空間。
其次,科技企業發展潛力巨大。在疫情期間,大數據、云計算、5G、機器人、人工智能這些科技力量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消防行業也是同樣的道理,擁有核心技術力量的公司將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還有就是多領域的融合發展是趨勢。目前,智慧消防的發展雖然處在初級階段,但發展空間大,需求潛力大。在大應急的理念下,消防行業智庫預測,大安全下的風險預控將成為今后的發展方向。